一、学时与学分
学时:拟完成10个实验,期末现场考查2学时,计32个学时
实验内容可根据该学科具体教学要求选用,实验为单独授课,但尽可能与理论课同步。
二、教学方式与基本要求
1.以《电路与电子技术实践教程》为基本教材,每次实验为3学时。预习内容为:实验目的、实验原理及实验电路、实验内容方法、原始参数记录表格及仪器、注意事项,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并由任课老师课内检查,未完成实验预习报告者原则上不得进行实验。
2.每次实验必须按学号顺序填写签到表,每组一人,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,在原始参数记录表格中填写数据或画出波形曲线,教师应认真检查签到名单,预习报告,检查波形、曲线、数据、完成时间,并签名,标注日期,作为平时操作分考核依据。
3.学生应独立规范地完成实验报告,严禁抄袭,抄袭者与被抄袭者一律记不及格。按任课教师要求及时交阅实验报告。每学期实验报告必须上交存档,不得缺少或丢失。
4.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,如不得大声喧哗,任意丢弃杂物,任意更换仪器或损坏仪器设备(视情节赔偿),做完实验未按要求放置仪器、整理探头,未关仪器电源,抽屉内外丢弃杂物等,视情节记违纪一次,违纪三次者不得参加考查。
5.培养学生创新精神,鼓励学生设计新的实验电路、实验方法。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、方法等方面的积极建议,及时反馈,认真总结。
6.凡在实验安排的时间内,已正确完成必做实验内容的同学可做选做内容。未按时完成者进入开放实验室(416室)完成必做内容并经值班指导教师验收签字。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预做实验、补做实验、搭接电路、答疑等。
7.期末考查(操作考查,第十六周进行)。
三、教学计划内容安排
实验一、基础知识及技能训练(第六周)(3学时)
(一) 实验目的
了解模电实验箱的组成结构,学会模电实验箱的使用方法(如:电源连接、运放的连接、外接元件的连接、信号源的连接、测试仪器的连接和注意事项)。
(二)实验内容与实现目标: 讲课与实测
1.模电实验箱的组成结构简单介绍
2.复习元器件的测量
3.运放的介绍
4.举例(反相或同相跟随器)
(1)电源连接
(2)元器件的正确连接和布线
(3)输入信号:①直流输入:分压器电路的介绍
②交流输入:函数发生器
(4)输入信号、输出信号的测量(交流毫伏表、示波器、万用表)
(三)注意事项
1.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时,注意选择量程和表笔的正负极性,实验结束要关闭万用表开关。
2.示波器测量波形中的直流分量必须将输入耦合方式置于GND先确定零电平参考基线,再置于DC耦合方式测量读数。
以上要求的内容很重要,关系到后续课程的进度与质量,请务必重视!
(四)按上述内容顺序总结测量结果,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。考考自己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期要求!具体为:
1.是否对实验箱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?
2.是否能在实验箱上熟练地布线?
3.是否了解实验仪器的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,能否熟练地使用相关仪器测量相关参数数据?
4.如感到距离应达到的要求有差距,请快到416开放实验室练习吧!
实验二、模拟运算电路(1)(第七周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掌握示波器、稳压电源、交流电压表、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方法,掌握实验箱的结构及在实验箱上布线的具体方法。
2.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两个重要特点:虚短、虚断,运放的线性运用和非线性运用,相位补偿、调零和平衡电阻的作用。由运放构成反相比例运算、同相比例运算,利用示波器X-Y显示方式显示电压传输特性的方法。
(二)实验内容
1.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(必做)
(1)搭接电路,±VCC=±10V,R1=10KΩ,RF=100KΩ,
(2)输入直流信号Ui=±0.5V、±2V,用万用表测量UO值,完成表4.3.2;
(3)输入ƒ=1kHz正弦信号,调整输入信号Ui=0.1V,测量Avƒ,并与理论值比较;
(4)观察并记录输入输出波形、电压传输特性曲线。
2.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(选做)
步骤同上。
(三)注意事项
1.应预先调整稳压电源输出电压±VCC=±10V,(用万用表测量±10V),正确接入电路中。
2.检查电路搭接无误方可通电。
实验三、模拟运算电路(2)(第八周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掌握示波器、稳压电源、交流电压表、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方法,掌握实验箱的结构及在实验箱上布线的具体方法。
2.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两个重要特点:虚短、虚断,运放的线性运用和非线性运用,相位补偿、调零和平衡电阻的作用。由运放构成加(减)法运算电路,利用示波器X-Y显示方式显示电压传输特性的方法。
(二)实验内容
1.设计电路满足运算关系UO=-(10Ui1+5Ui2),±VCC=±15V(必做)
(1)Ui1=0.5V,Ui2=-0.2V直流电压,计算并测量输出电压UO;
(2)Ui1=0V直流电压,Ui2=0.1V,ƒ=1kHz正弦电压,观察并画出输入输出波形;
(3)Ui1=0.5V直流电压,Ui2=0.1V,ƒ=1kHz正弦电压,观察并画出输入输出波形;
2.设计电路满足运算关系UO=-5(Ui1-Ui2),±VCC=±15V(选做)
步骤同上。
(三)注意事项
1.应预先调整稳压电源输出电压±VCC=±10V,(用万用表测量±10V),正确接入电路中。
2.检查电路搭接无误方可通电。
实验四、模拟运算电路(3)(第九周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掌握基本积分运算电路,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作用下积分电路的输出响应(正弦输入、阶跃输入、方波输入);设计满足实验内容1要求的积分电路。
2.掌握微分电路、电压/电流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;
3.了解求和积分运算电路、差动输入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。
(二)实验内容
1.基本积分运算电路
取C=0.01μf,R=10kΩ,RF=100kΩ,RP=10kΩ,RL=1kΩ,±Vcc=±15V,计算ƒc的值。
(1)输入Uip-p=1V,ƒ=50Hz、160Hz、10kHz方波信号,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,要求坐标规范,标注参数,并与理论值比较。
(2)输入Uip-p=1V,ƒ=50Hz、160Hz、10kHz正弦信号,做法同上。(选做)
2.同相型电压/电流转换电路,如图4.4.13,完成表4.4.1。
3.设计一反相微分器时间常数为1ms,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,改变输入信号频率,观察输出信号幅度的变化及失真情况。(选做)
(三)注意事项
1.纵向、时序对应画出输入输出波形,坐标规范,并标注坐标参数和波形参数值。
2.注意万用表量程的选择。
实验五、施密特触发器(第十周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熟悉有关比较器的电路组成、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方法;
2.学会用电平检测器设计满足一定技术要求的实用电路及调试方法。
3.设计具有滞回特性的反相电平比较器,主要参数:UUT=8V,ULT=1V。
(二)实验内容
1.设计具有滞回特性的反相电平比较器(±Vcc=±15V),确定R=R1=10kΩ,通过调整反馈电阻比值n和参考电压UREF使UUT=8V,ULT=1V。
(1)观察并绘出电压传输特性,输入输出波形,标注参数值。准确读取±UOM。
(2)测量此时UREF的值,断开电路测量R、nR的值,计算比值n,代入公式计算UUT、ULT,与理论值比较。
2.设计具有滞回特性的同相电平比较器(±Vcc=±15V),确定R=10kΩ,UREF=-15V,通过调整mR和nR的值,使UUT=8V,ULT=1V。(选做)
(1)观察并绘出电压传输特性,输入输出波形,标注参数值。准确读取±UOM。
(2)断开电路测量R、mR、nR的值,计算比值m、n,代入公式计算UUT、ULT,与理论值比较。
(三)注意事项
1.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必须>UUT方能正确翻转。
2.内容2中必须反复调整mR、nR两个电位器以实现较理想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。
实验六、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(第十一周)(仿真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特点、分析功能、界面、基本操作以及虚拟仪器;
2.掌握射极偏置电路原理及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,静态工作点及其测量方法,放大器动态参数Au、Ri、Ro、BW的测量原理和方法,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量方法。
3.参照P151图4.1.3,电路参数C1=C2=47μF,RW=100kΩ,R1’=10kΩ,R2=10kΩ,RC=3kΩ,RE=1kΩ,RL=3kΩ,CE=100μF,Vcc=+15V。
(二)实验内容
1.介绍软件(特点、分析功能、界面、基本操作、虚拟仪器等)。
2.按图4.1.3搭接电路。
3.静态工作点测试
调整输入US=5mV,调节RW使UE=2.5V左右,同时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,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。
4.动态测试
(1)在有负载和无负载的情况下,分别观察Ui和Uo,记录波形,读取参数Up-p、T,计算有效值和放大倍数Au。
(2)通过测量US和Ui,计算输入电阻Ri。
(3)通过测量输出开路电压Uo和带负载输出电压Uo’,计算输出电阻Ro。
(4)改变RW的值,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,并观察两种失真波形。
(5)观察幅频特性,记录带宽BW、ƒH、ƒL。
(6)传递函数分析,记录Ri、Ro。
(7)观察温度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影响,记录最大输出电压偏差ΔUo。
实验七、有源滤波器(第十二周)(仿真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复习有源滤波器的相关内容,掌握实验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;
2.学会设计二阶低通有源滤波器、二阶高通有源滤波器,预习P197实验内容1)2),确定参数;
3.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。
(二)实验内容:
1.二阶低通有源滤波器
(1)按图4.8.4连接电路。其中R1=R2=33.2kΩ,C1=C2=0.01µF,Rƒ=100kΩ的电位器,RF=16kΩ,±Vcc=±15V。
(2)调整Rƒ查看Q=10,Q=1,Q=0.707值下幅频特线曲线。
(3)利用交流分析详细测量Q=0.707截止频率点。
2.二阶高通有源滤波器
(1)按图4.8.6连接电路。其中R1=R2=10kΩ,C1=C2=0.01µF,Rƒ=100kΩ的电位器,RF=16kΩ,±Vcc=±15V。
(2)调整Rƒ查看Q=0.707值下幅频特线曲线。
(3)利用交流分析详细测量Q=0.707截止频率点。
实验八、精密整流电路(第十三周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熟悉精密整流电路的组成、工作原理及其参数估算,考虑如何测量其电压传输特性。
(二)实验内容
1.精密半波整流电路
(1)连接电路,调节电源电压±VCC=±10V,元件参数:R1=R2=10kΩ;
(2)输入正弦信号ƒ=100Hz,取ui=5V、1V、30mV有效值(用交流电压表测量),用万用表DCV档分别测量uo值(列表);
(3)观察并绘出输入输出波形,电压传输特性ui-uo。 调节ui幅度,找出输出的最大值uomax。
2.精密全波整流电路。
(1)连接电路,调节电源电压±VCC=±10V,R=10kΩ;
(2)输入正弦信号ƒ=100Hz,取ui=5V、1V、30mV有效值(用交流电压表测量),用万用表DCV档分别测量uo值(列表);
(3)观察并绘出输入输出波形,电压传输特性ui-uo。 调节ui幅度,找出输出的最大值uomax。
(三)注意事项
该实验半波整流波形较好,而全波整流相邻半周出现幅度不等的情况,试测量各点波形,从理论上分析原因。
实验九、波形产生电路(第十四周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1.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。
2.掌握有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发生器、方波发生器、三角波发生器的调试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。
3.根据电路元件参数,预先计算电路的振荡频率、周期以便于测量值比较。
(二)实验内容
1.正弦波信号发生器
(1)设计正弦波信号发生器,要求:振荡频率在1.6kHz±0.32kHz范围内;振荡幅度峰-峰值不小于10V;波形无明显失真。
(2)确定电路,计算确定元器件参数,并在实验箱上搭电路,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进行调试,调节反馈电阻RF,用示波器观察并画出UO(停振、失真、正常)的波形。并在正常波形时测量RF、R4的值,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。
(3)缓慢调整反馈电阻RF,用示波器观察稳定地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波形,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有效值UO和反馈电压U+,计算反馈系数ƒv = U+/UO。分析研究振幅平衡条件;
(4)用示波器测量振荡周期T,计算振荡频率ƒ=1/T,与理论值比较并分析误差;
(5)用李沙育图形法测出振荡频率ƒ,测量方法见P180;
(6)将C1、C2上并联等值电容0.01μF重测一次振荡频率,计算理论振荡频率,比较并分析误差。
2.方波信号发生器(选做)
(1)按图4.5.2所示电路接线,±VCC=±15V;
(2)调节电位器RW至合适的位置,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、UC的波形,并测量其电压峰-峰值,画出波形,标注幅值和周期;
(3)调节RW观察波形频率变化规律,分别测量RW调至最大和最小时的方波频率ƒmin和ƒmax,在两种情况下分别断开电路测量R1、R2和R的值,计算理论值,并与测量值比较,分析误差。
3.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发生器(选做)
(1)按图4.5.4所示电路接线,±VCC=±15V;
(2)将电位器RW调至合适的位置,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、UC的波形,并测量其电压峰-峰值,画出波形,标注幅值和周期;
(3)调节RW观察波形宽度变化规律,分别测量RW调至最大和最小时的矩形波占空比,并与理论值比较。
4.三角波信号发生器(选做)。
(1)按图4.5.6所示电路接线,±VCC=±15V;
(2)调节电位器RW1至合适的位置,用示波器观察并绘出方波输出UO1和三角波输出UO2的波形,测其幅值、频率及RW1,记录结果,并与理论值比较;
(3)观察RW1、RW2对波形的影响。
(三)注意事项
观察稳定地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波形测量方法:即调整电位器RW使波形刚刚失真时使失真消失时的临界点。
实验十、直流稳压电源(第十五周)(仿真)(3学时)
(一)预习内容
(1)复习教材中有关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三端稳压器的使用方法。
(2)预习稳压电路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量方法。
(二)实验内容
1.桥式整流滤波电路
(1)设计一个桥式整流滤波电路,观察全波整流的电压波形;
(2)观察桥式整流滤波输出的电压波形;
(3)分别改变滤波电容和负载电阻,观察输出电压有什么变化,并分析结果。
2.固定输出集成稳压电路
(1)参考图4.11.7,输入电压Ui=15V,负载电阻RL=1.15kΩ,测量输出电压;
(2)检测稳压系数;
(3)检测电流调整率。
3.可调正输出稳压电路
(1)参考图4.11.9,输入电压Ui=10V,可调电阻R1=1kΩ,负载电阻RL=10Ω,进行参数分析,观察输出电压跟可调端电阻之间的关系,并进行分析。
实验十一、现场考查(第十六周)(2学时)
四、考核方法:
1.平时(包括考勤、预习、课堂操作、实验报告)
2.期末考查:现场操作
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
2017年2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