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课程的性质和目的
《电工电子实践初步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课程的第一门,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
习电路分析、电子技术等理论课程前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。其目的是:
1. 强化技能实践,拓宽学生视野。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为后续理论与实践课程学
习打下良好基础;
2.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测试方法,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性能测试方
法,提高基本技能和科学实验能力、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3. 加强学风建设,培养严肃认真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。
二、实验内容与教学要求
(一)教学内容安排
理论课程:8学时,4次课,实验课程:8学时,2次课。两次理论课后进行一次实验课。
第一次理论授课2学时:课程介绍及目的、学习方法。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组成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方法。
第二次理论授课2学时:电子电压表、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组成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方法。
第三次理论授课2学时:万用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,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、电位器、电容、电感、晶体管的符号单位、种类、参数、标注方法、性能测量及使用常识,集成电路的简单介绍。
第四次理论授课2学时:交流电和安全用电(简要介绍),课程复习。
第一次实验授课4学时: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
1、熟悉常用仪器面板上各控制件的名称及作用;
2、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 教材P68-69
①a,b;②a,b,c,d
思考题:1、2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、
第二次实验授课4学时:
1、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(续)(2.5学时)
(1)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教材P69-70 ② e;③
(2)模电实验箱使用练习
2、常用元器件的测试(1.5学时):
结合实验箱及实验器材包各元器件,识别并列表检测元器件。用万用表测量5个电阻、5个无极性电容、5个电解电容、二极管、电位器,学会万用表的使用方法、检测面包板的结构、电源接法等
思考题:P46 1、2、3、4、5,P98 1、2、3、4、5、
(二)教学内容要求
1. 常用电子元器件和万用表
掌握:
电阻、电位器、电容、电感的符号、单位、种类、参数、标注方法、性能测量及使用常识;
二极管的结构、符号、外特性、极性判别及性能测量;
三极管的结构、符号、电流放大特性、类型及电极的判别;
万用表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注意事项。
了解:
热敏电阻、光敏电阻、发光二极管、光敏二极管、场效应管、可控硅、集成电路等器件的作用。
2.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
掌握:
示波器、交流毫伏表、稳压电源、函数发生器的作用、组成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;
示波器同步的概念,稳定波形的方法,自动扫描与触发扫描的区别,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、AC的区别,电压灵敏旋钮V/DIV,扫描时基旋钮S/DIV的正确选择,微调旋钮的作用;
交流毫伏表的测量对象;
稳压电源正负电压输出的接法;
函数发生器输出幅度衰减键的正确选用,输出波形直流分量的调节。
了解:
示波器、交流毫伏表、稳压电源、函数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。
3. 交流电和安全用电
掌握:
交流电,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原理;
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,线量、相量间关系;
安全用电常识,接地、接零保护,熔丝规格及选择方法;
日光灯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。
了解:
电力系统,低压配电,量电装置。
三、实验项目与时间安排
实验项目名称 |
学时分配 |
每组人数 |
实验类型 |
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|
4 |
1 |
验证性 |
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(续) |
4 |
1 |
验证性 |
课内外学时比:1:1~1.5
四、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
(一)、考核为百分制,课程成绩构成如下:
(1)实验认真情况:
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;实验时数达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。
考核方法:考勤、逐个验收检查预习报告
(2)现场验收考核方法:检查实验内容完成情况
(3)实验报告要求:
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;实验报告规范文字工整,数据分析合理正确,思考题解答情况。
考核方法:批改实验报告
(4)期末考试:
检查学生对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掌握的情况,对软硬件设备的了解程度及操作方法。
考核方式:中心命题,学生按班级进行理论考试,试题选用与实验必做内容难度相当的内容。批改试卷评分。
(二)成绩评定:
1、平时成绩(含考勤,报告,操作成绩)
2、理论考查